[证券时报:比特币失守63000美元关键点位,超24万人爆仓]3月20日消息,当地时间3月19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创收盘历史新高。道指涨0.83%,标普500指数涨0.56%,纳指涨0.39%。美联储正在召开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周三公布结果。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按兵不动。虚拟货币市场再度迎来倒春寒,比特币上周一度创出73881美元的历史新高,之后震荡下跌,比特币失守63000美元关键点位。
CoinGlass数据显示,最近24个小时内,虚拟货币市场共有超24.18万人爆仓,爆仓总金额为7.39亿美元(约合53.2亿元人民币)。(证券时报)
其它快讯:
证券时报:金融机构应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划清界限:6月23日,证券时报发文“监管持续加码 虚拟货币炒作可休矣”。文章表示,虚拟货币交易链条较为复杂,炒作手法多样,给监管带来新挑战。除了挖矿和交易环节外,法币与虚拟货币兑换及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中介和定价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相关活动,也应纳入监管范围。对金融机构来说,应该同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划清界限,如:开展虚拟货币的储存、托管、抵押等业务;发行与虚拟货币相关的金融产品;将虚拟货币作为信托、基金等的投资标的等。[2021/6/23 17:24:59]
证券时报:国有大行都在推数字人民币,地铁、商场都能用:目前工、中、建、交、邮储等国有行均已开始推广数字人民币钱包。在这些银行网点,用户无需携带证件、银行卡,只需简单填写资料,申请白名单开通钱包,即可参与数字人民币测试。有观察人士提出,作为运营机构的6大国有银行在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测试上,由最初的“内部邀请制”发展到“广泛邀请制”,国有行仍是运营主体。随着试点不断铺开,分析认为,央行APP统一监管+各行运营子钱包的综合模式已经浮现,并且可能是最终形态。(证券时报)[2021/3/29 9:53:37]
证券时报:加密资产并非“宝矿”:据证券时报,以比特币、以太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资产,近年来成为投资界的新宠。作为数字加密资产底层技术的区块链,也成为社交媒体的热搜词。随着社会关注度提升,资金流入持续扩大,数字加密资产价格出现了大幅飚升和剧烈波动,并出现了代币发行(ICO)及其变形(IFO),数字加密资产“挖矿”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说到底,数字加密资产并非无风险的“宝矿”。数字虚拟货币更适合被界定为数字加密资产。[2018/5/24]
郑重声明: 证券时报:比特币失守63000美元关键点位,超24万人爆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