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周小川表示,人民币的份额逐渐增加,数字人民币自然也会增加。这主要不是依靠数字化发展,主要还是看人民币。人民币背后看的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币值的可兑换性、稳定性。这是渐进的过程。同时这是市场参与主体自主决定的,不是单方面能决定的。我们要逐渐改进人民币的信誉,包括跨境支付在内的基础设施。(一财)
周小川:数字人民币不会取代美元 也不会威胁全球货币体系:在12月13日举办的“2020上海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演讲表示正在测试中的数字人民币不会取代美元等现有货币,也不会对全球货币体系构成威胁。不过他提到,数字人民币同时实时处理支付和外汇交易的能力可能会改变跨境贸易,同时也会支持北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周小川在演讲中称,中国希望说服消费者和海外商户逐步接受数字人民币支付,而不是挑战外汇监管框架和货币体系。他表示,中国已从各方对Libra(现改名为Diem)的反应中吸取了教训,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担心其将扰乱金融体系以及影响国家的货币主权,因此对其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做法。(新浪财经)[2020/12/15 15:12:56]
声音 | 周小川:央行数字货币主要仍会聚焦于本国:第十届财新峰会于11月7日-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出席并演讲,在其看来,央行的数字货币主要仍会聚焦于本国,“央行可能更加注重于批发,在银行之间、在第三方支付之间做好批发而搞一种数字货币。但是理论上来讲,央行搞的数字货币也可以为零售服务,但为零售服务又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大家也是非常谨慎的”。 周小川强调,如果央行的数字货币要针对的是跨境汇款、投资等跨境类业务,那么就要满足很多新要求,“不是哪一家央行可以管的,可能就需要有一个联合的机制”。[2019/11/8]
声音 | 周小川:人民银行选择了两个系统做试点:第十届财新峰会于11月7日-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出席并演讲,在回答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时,周小川透露,在纸币数字化时,央行内部就引入过一些研讨会,专门介绍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但是鉴于上述技术的应用,更适用于交易量不太大的交易环节,所以人民银行选择了两个系统做试点,一个是票据交易,一个是贸易融资。前者是因为交易对手方相互了解,相互负责,监管方面没有太多的任务和责任。后者也是因为换手频率相对低。研究在哪些方面有应用的可能性,也要立足于现实,就是当前来讲哪些可以付诸于试点,同时在稳步试点的情况下来观察未来扩大应用的可能性。同时,也确实还要对技术发展有前瞻性,要估计它未来的可能性,有些事现在做不到,可能未来也许可以。[2019/11/8]
郑重声明: 周小川:数字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