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货币互换协议]10月25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了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中日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央行官网)
朝阳区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金色财经报道,9月3日,以“数字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2022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朝阳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双方将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推进数字人民币相关产业及政策在朝阳区加速落地,积极探索法定数字货币、金融科技等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22/9/4 13:07:10]
声音 | 姚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试验:今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中证登总经理姚前在《中国法律评论》发表题为“数字货币的前世与今生”中透露,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开展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试验。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异军突起,我国的账户体系走在全世界前列。但实际上,许多人认为,真正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央行数字货币应是基于加密货币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即CBCC。目前学界和业界均在积极开展CBCC模式的探索,许多人认为,CBCC可以让客户真正自主管理自己的钱,而不是交给第三方,真正赋予客户自由的权利。虽然尚不能肯定它一定就是将来的方向,但至少目前来看,这是最热的前沿焦点。此外,姚前还指出,数字货币的发展不仅需要来自实践的经验支撑,还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理论指导,其中也包括法学,像数字资产的法律界定、去中心化应用的法律规范、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区块链技术的数据信息保护和法定数字货币相关立法等议题正急需法学研究者的真知灼见。[2019/1/2]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投资者保护与教育是当前区块链行业的首要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在今晚的“3点钟”微信群中进行了“投资者风险提示和保护”的主题分享。杨东认为,投资者保护与教育是当前区块链行业的首要工作,原因有三:1、当前存在较为严重的风险与乱象;2、韭菜、投资者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3、投资者是区块链应用于金融业态的重要基础,金融科技必然回归到投资者保护。[2018/3/7]
郑重声明: 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货币互换协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