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可追溯系统]10月24日,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合理分配好数据的管辖权、交易权、所有权、使用权、财产分配权,能够有效促进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有利于保护数据主体权益并维护数据安全。
他进一步表示,各类数据活动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它的管辖权、交易权应当归属于国家,内部的任何数据活动都应该遵循国家数据安全法规。国家可以成立中央数据部门对国内的数据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在确立总的管理规则后,主要城市可以设立定点数据交易所,类似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而其他的一般省会城市、地级市不能设立。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可追溯系统,对数据无论是交易、使用、财产分配,有全息的可追溯过程,并且保证是不可更改的,从而保证数据交易安全有序。”(中国证券网)
黄奇帆:人工智能、区块链投资将是万亿级的:7月26日消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近日发表文章《打通中国经济“双循环”有哪些超常规思路》,文章指出,以新基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这些人类未来文明的技术支撑,不仅本身将带来几万亿甚至十几万亿元投资需求,还将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化、传统产业数字化、研发创新规模化而产生不可估量叠加效应、乘数效应。
新基建有助于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化,形成万亿级自成体系数字化平台。新基建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如区块链等本身将带来天量投资,中国今后五年将会增加1000万台服务器,这1000万台服务器连带机房、电力等设施建设至少将带动投资1万亿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也将是万亿级的。黄奇帆建议对新基建投资和运营企业所得税参照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税率。[2020/7/26]
黄奇帆: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帮助下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强大推动力:据《瞭望》2020年第25期消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日前刊文《黄奇帆谈新基建:万亿级投资打造“数字智能生命体》。他在文章中表示,相对于老基建,新基建如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更多针对的是信息流、资金流。新基建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如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本身将带来天量投资。更为重要的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跟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五位一体将形成数字化平台的有机体系,共同生成在5G基础上,成为一个类似于人的智能生命体。文章中还提到,区块链技术,就像人类不可篡改的分布式基因,经过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从基础层面大幅度地提升大脑反应速度、骨骼健壮程度、四肢操控灵活性。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基础功能和应用将得到颠覆性改造,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更强大的推动力。[2020/6/20]
声音 | 黄奇帆:区块链技术就像更先进的“基因改造技术”:10月28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等机构共同推出的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目前全球已有24个国家政府投入并建设分布式记账系统,超过90个跨国企业加入到不同的区块链联盟中。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正在研究建设类似SWIFT的国际加密货币支付网络来取代SWIFT,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区块链平台正在通过区块链试水跨境支付。(证券时报)[2019/10/28]
郑重声明: 黄奇帆: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可追溯系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