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截至6月底数字人民币交易量为1.8万亿元,流通量约165亿元]7月20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新加坡举行的2023年MAS讲座上表示,截至6月底数字人民币交易量为1.8万亿元,自2022年1月首次推出数字人民币以来,大约1.2亿个钱包已经进行了约9.5亿笔交易,平均交易金额约为260美元。此外截至6月底,约有165亿数字人民币在流通中,仅占中国货币供应量的0.16%。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全球稳定币需遵守相关的法律和监管要求: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表示将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推动金融部门支持经济复苏。各方肯定了全球金融体系在疫情冲击下的表现,同意应在流动性缓冲、顺周期性等问题上完善政策框架,并继续提高非银行金融中介抵御风险的能力。各方同意落实G20关于完善跨境支付体系的路线图,期待就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相关议题进行讨论,并强调全球稳定币需遵守相关的法律和监管要求。(金十)[2021/7/11 0:42:52]
央行行长易纲:未来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前景非常大:1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发表了的视频演讲。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探索利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前景非常大,今天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也受邀分享一些前沿的解决方案。我们愿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整合有利资源,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2020/12/9 14:43:36]
央行行长易纲:数字货币仍在起步阶段 需更完善法律框架:11月2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于香港金融科技周时指,数字人民币已完成结构设计,目前开始测试阶段,会先在试点地区应用,未来北京冬奥亦料会试行。他指,到目前为上,试验阶段运作顺畅,于试点下逾1.2万个地方使用,有超过400万宗交易,对应逾20亿元人民币。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以替代流通现金作为起步,易纲相信,现金和数字人民币在未来日子于中国并存。
不过他指,相关目前于数字货币试点计划仍在初期,仍需要一个相当复杂和完整的法律框架和法规,及强调计划的透明度,未来会与国际央行及监管部门,就框架以及货币稳定性进行讨论。[2020/11/2 11:25:53]
郑重声明: 易纲:截至6月底数字人民币交易量为1.8万亿元,流通量约165亿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